2010年2月1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以下简称“国际航协”)指出,2009年亚太区内出行人数已超北美的人数,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亚太客运量达6.47亿人次,北美为6.38亿人次(包括国内市场)。到2013年,预计亚太区内出行人数将会增加2.17亿人次。
国际航协理事长乔瓦尼•比西尼亚尼(Giovanni Bisignani)在出席新加坡航展领袖峰会上说:“亚太区之所以能发挥潜力,是因为能在短期内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战胜经济衰退的影响。长远来看,亚太仍需面对一些全球性的挑战,例如是环境、安保和自由等。”
全球民航业市场预期在09年亏损110亿美元,2010年亏损将减至56亿美元。亏损的减少主要得益于亚太区航空公司亏损的下降,从09年亏损34亿美元,下降到2010年亏损7亿美元。比西尼亚尼说:“亚太市场改善的状况明显比其他区域更快。”
比西尼亚尼指出,亚太地区是多样化的、充满活力的和深具潜力的:
多样化:全球盈利前五强的航空公司中,就有两家是在亚太区。同时,在今年一季度该地区的政府已经提供了超过100亿美元的政府援助。该地区最大的增长市场——中国和印度——面临着完全不同的状况:中国正在适应新的全球贸易格局,而印度面临的挑战则是需要降低成本和改善基础设施。
充满活力:在过去十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亚太区最大的市场。今天,中国已有1400架飞机,日本为540架。中国的国内市场每周平均座位量达570万,而日本为260万;而中国的国际市场的每周平均座位量为140万,日本为130万。
深具潜力:在美国,每年每人年均座位量为3个,即达9亿个座位。中国的人口达13亿,而人均座位仅为0.3,印度人口达11亿,人均座位仅为0.1。比西尼亚尼说:“如果亚太区出行规模可与美国相持,全球民航运输市场将会扩容3倍。”
“亚太地区的多样化、活力和潜力都包含着巨大的机会。迅速发展的市场正探视着行业的未来。亚太已做好准备,迎接挑战了吗?”比西尼亚尼说。在致开幕词时,比西尼亚尼强调亚太在三大全球问题的领导地位:
环境: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全球民航业的航空公司、机场、空中航行服务供应商和制造商等,共同提交了三大目标:(1)到2020年,平均每年提高燃效达1.5%;(2)自2020年,稳定碳排放量,达到碳中和增长;(3)到2050年,行业的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一半。
“即使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没有达致一个约束力的协议,但民航业对其目标是团结一致的。将在9-10月份举办的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对未来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来说,是与政府达成共识的机会,”比西尼亚尼说。
而亚洲面临的挑战包括:通过与国际民航组织的合作,满足本地区的不同需求,同时在发展可持续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上获得巨大商机。生物燃料可最大限度帮助民航业减排达80%。比西尼亚尼说:“已有五家航空公司成功测试生物燃料,我们预期最快在2011年内可以获得认证。民航业的生物燃料价值1000亿美元,同时还伴随其它商机。我希望该地区可以在早期发展阶段扮演重要角色。”
安保:“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的环境下,全球得以互相联系,但也因此存在着威胁。各国政府和行业必须保护全球间的联系,同时消除威胁。因此,政府需要与行业合作,寻找有效可行的安保措施,应对这些挑战,”比西尼亚尼说。
“10天前,美国国土安全部秘书在日内瓦与我们征询行业问题时,让我看到在新的合作方式的一些希望,”比西尼亚尼说。国际航协建议:(1)共同合作;(2)与行业协调,实施措施;(3)更有效地收集旅客信息;(4)确保各国政府间措施的协调;(5)寻求新的安检扫描方法,将技术与情报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排查不允许的物品,同时也寻找坏人。
亚太区也必须在安保方面,通过政府与行业的合作,寻找解决方案,处理成本负担问题。目前,航空公司每年为安保需支付59亿美元。比西尼亚尼说:“这些是国家的安保措施,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应该承担费用,”比西尼亚尼说。
自由化:“如果航空公司仍受限于旧有的条条框框,亚洲的航空业将不能发挥其潜力。行业正准备在市场准入方面,预期在2015年与东盟达成区域性的自由化。重要的是,目标日期需要达到。这已经落后于欧美间的开放天空协议。第二阶段会谈将在今年进行,涉及最重要的所有权问题,”比西尼亚尼说。
“为推动自由化进程,国际航协在过去积极呼吁各国政府参与国际航协的自由议程峰会(Agenda for Freedom)。经过历时一年的会晤,在09年11月,七个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委员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签订了政策原则的多边声明。这些原则可以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解决市场准入、定价和所有权等方面的自由化问题。亚洲的挑战则是在区域双边协定中得以落实这些原则。”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