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韩国人,为了见到你,我排队等了3小时。”
“等3个小时是值得的,你是一位超级优秀的大厨!”
这个国庆,让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再度刷屏全球的不是瓷器,而是48岁摊主李俊永——被网友亲切称为“鸡排哥”。
国庆期间,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的摊位前,百米长队里不仅有国内各地游客,更有从上海专程赶来的外国游客,直言“为吃到鸡排,哪怕等三小时、三天、三周都愿意。”
有网友调侃:鸡排哥,可能是这个国庆最“忙”的人。
这位摆摊多年的摊主“鸡排哥”,为何成了带动景德镇文旅热度的“关键变量”?
鸡排哥的爆火并非偶然,而是“个人特色+产品坚守+情绪价值”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步都有具体细节支撑。
首先,幽默互动与金句传播奠定流量基础。
他凭借“脱口秀式”销售风格,打造出众多出圈金句:
- “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自己”
- “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
- “做你的,做完你的我做你的,做完你的做你的,我心里有数,这种场面我还是在控制”
- ......
这些话语被网友整理成“鸡排课堂笔记”广泛传播,甚至有顾客调侃“买鸡排是来听段子,顺便填肚子”。
这种自带传播性的互动,让他的摊位从“单纯卖鸡排”变成“提供快乐体验”的场所,为后续走红埋下伏笔。
其次,长期坚守的品质与亲民策略积累口碑。
作为在景德镇生活42年、摆摊多年的“老摊主”,他坚持“学生价5元、成人价6元”的定价,9年不换摊、不涨价,走红后为避免游客空手而归,每人限购2份,不搞“饥饿营销”。
对产品品质,他更是严格要求:每天早上7点起床备货,国庆期间食材分量比往日增加不少,还戴上透明口罩坦然接受监督,直言“食材都是新鲜的,不是预制的”。
这种“不玩套路、只重品质”的态度,让他在本地积累了稳定客群,学生复购率远超周边摊主。
最后,短视频传播放大热度,实现破圈。
自9月23日在抖音发布首条视频后,他的账号仅用5天就涨粉超30万,8天粉丝突破60万,单条视频最高点赞达70.6万。
视频中,他炸制鸡排的熟练动作、与顾客的风趣互动,甚至“收摊剩一块鸡排随手递给陌生人”的真诚细节,都击中了当代人对“烟火气”与“真诚”的渴求。
网友评价其“6元的鸡排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体验”,最终让他从本地小有名气的摊主,变成全国关注的“文旅红人”。
02
鸡排哥的走红,直接转化为景德镇文旅的实实在在增长。
多份数据,印证了这一效应。
铁路部门数据显示,9月25日-29日,景德镇北站发送旅客超6.2万人,同比增长19%。
有来自四川的游客称,坐22小时火车来买鸡排,甚至反向介绍家乡特色美食。
国庆期间,去哪儿平台显示,景德镇酒店入住量,同比增长30%,增幅高于上一年。
美团旅行数据也显示,景德镇文旅预订量同比上涨10%,而20-30岁年轻人占比达六成。
文旅消费与景区热度同步提升。
游客买完鸡排后,多会前往周边景区,古陶博城、三宝、古窑、高岭、瑶里、瓷宫等景点“人头攒动”。
面对这泼天的流量,景德镇文旅部门快速反应,9月28日授予鸡排哥“文旅推介官”称号。
当地城管成立2-4人工作专班维持秩序,国庆期间还增加人手,甚至火速将珠山大道(五中路口路段)铺设为“鸡排大道”。
网友呼吁“安排义工”后,文旅部门立即回应“设备工服已在路上”。
同时,鸡排哥也主动推出分流措施,国庆期间增设11个分流摊位,提前出摊、鸡排家族统一“专属T恤”,分布游客密集区,让游客“在哪个景区玩,就能去附近买鸡排”,进一步优化旅游体验。
鸡排哥的走红,本质是“真诚”与“烟火气”的胜利,而景德镇文旅的快速承接与转化,则为“如何接住流量”提供了范本。
从一块6元的鸡排,到景德镇的文旅新名片,这场跨越国界的热度狂欢,藏着最生动的文化传播密码:
- 真正的中国魅力,既在千年瓷窑的厚重里,也在街头小摊的烟火气中。
当外国游客为鸡排竖起大拇指时,他们爱上的不仅是舌尖的滋味,更是中国普通人身上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