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攻略”来袭,吉林如何用供给侧改革撬动万亿文旅生态?

胡彪 环球旅讯 胡彪 2025-05-16 15:48:26

重构信任

【导语】当2711条故事线在吉林大地徐徐铺开,标志着中国文旅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认知革命——从“资源组合”到“体验融合”的范式跃迁。吉林文旅的这次线路焕新,摒弃了传统线路填鸭式拼凑景点、行程,率先构建起“主题-主线-主人”三位一体的线路产品哲学。立足 “主人”,精细化客群画像,锚定最终消费客群;突出线路“主题”,多维度产品标签,便于全年龄段客群检索;以用户体验为“主线”,通过内容融合和场景化叙事重构游览逻辑,保证了产品体验跟目标客群需求的高度一致,让旅游不再是景点打卡,而是一场沉浸式的深度人文体验。长远来看,吉林文旅的这次旅游供给侧改革,或将书写东北振兴的新范式。

01 

暑假临近,朋友A君开始规划暑假自驾的线路,但他在网上搜了一圈之后惊讶的发现,竟然找不到一篇完整的旅游攻略。

社交媒体上,满眼全是“xx很好,下次不来了”“去了一趟xx,祛魅了”“劝你XX月别来,否则………”之类的帖子。点进去都是千篇一律的路线图和网红打卡点,甚至都不是自己拍的图,毫无参考价值,完全失去了其作为旅游指南的初衷。

说到底,旅游行业最缺的其实是信任,在平台上的“攻略刺客”大行其道,透支大众信任的背景下,有官方背书的旅游线路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在线路研发方面,吉林近期的做法就颇具开创性。

前段时间,吉林省组织各市州和60个县市区文旅局工作人员及旅行社人员共计161人,在长春集中编制完成了以县域为微循环和县+县,市州域及市+市的中循环,省域及东北区域的大循环线路,共计2711条,堪称官方严选的吉林旅游“百科全书”。

通常,旅游线路一般由旅行社或OTA平台设计,国内旅游大省官方推广的旅游线路大多以精品路线为主,量级一般在百条级,而吉林省此次编制的2711条线路,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在全球范围内都属首创。

线路编制构建了“县域微循环-市州中循环-省域及东北大循环”的三级循环网络,实现了吉林全省100%的区域覆盖,囊括了研学游、亲子游、边境游、文博游、观雪游、自驾游等35个主题。

设计方向涵盖了日程、区域、季节、主题4个维度,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时长、不同人群设计差异化路线。从1天的短途游,到8天的深度体验,从春季赏花边境探秘,夏季森林避暑民俗体验,秋季枫红摄影丰收喜悦,到冬季冰雪温泉雾凇奇观,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全季全时段覆盖。

此外,每条线路都细致到了日程规划、交通接驳、精选景点、特色美食、最佳游玩时间等多项服务要素。通过标准化服务体系和全产业链联动,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的一站式沉浸体验,让每个旅行者都能在吉林找到属于自己的北国故事。

毫不夸张的说,参考这份吉林线路“百科全书”,游客在吉林省内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场景均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路线”。就拿接下来的暑期、毕业旅游旺季为例,这份线路中就有诸多丰富的主题玩法。

02

比如,长春市-吉林市-二道白河镇-延吉市5日游,串联城市文化与自然秘境,主打清凉避暑与沉浸式度假。以高铁串联长春、吉林、长白山与延吉,融合自然奇观与民俗文化,登北山公园悠然漫步,于松花湖景区领略湖光山色;长白山探秘天池奇峰异景,美人松廊桥凌空俯瞰林海;秋沙鸭公园湿地寻踪生态野趣;延吉朝鲜族民俗园沉浸式体验韩服、歌舞与美食,水上市场烟火气与帽儿山绿意交织,5日尽揽山水灵秀与人文风情。全程高铁衔接,兼顾高端度假与野趣探索,是暑期家庭游与避暑的绝佳选择。

对于暑期自驾爱好者,吉林亦有多种线路可选,比如延吉市-珲春市-图们市-二道白河镇-抚松县5日游,沿着国道G331边境自驾线串联延吉、珲春、图们与长白山,以“异域探秘+自然奇观”为核心。深入延吉朝鲜族民俗园沉浸式体验韩服与美食,珲春防川“一眼望三国”俯瞰中朝俄山河交汇,图们口岸界江打卡记录边境沧桑,全程舒畅自驾,解锁东北边境独有的跨国风情与自然野性。

值得一提的是,G331国道吉林段全长1437公里,起于集安市,止于珲春市。在《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中,涵盖范围包括G331沿线的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以及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所辖的集安市、浑江区、临江市、长白县、抚松县、安图县、和龙市、龙井市、图们市、珲春市等10个边境县(市、区)。

“大美边疆”与“朝鲜族风情”的魅力相结合,造就了G331国道吉林段的独一无二的旅游价值,让它从全国众多自驾线路中脱颖而出,有着“国家边境1号风景道”的美誉。

话说回来,上述的两条线路只是冰山一角,2711条线路的含金量远不止于此。从战略远景来看,更像是吉林省打造“万亿级”旅游产业的又一次精准落子——通过全要素整合、全时空覆盖、全场景适配的产品矩阵重构,集中解决了吉林过去旅游线路少,特色不鲜明,信息不准确等问题。

早在2023年10月,《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就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目标:到202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2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亿人次,年均增速均达到20%以上,力争5年内实现旅游万亿级产业目标。

其中,长春力争突破5000亿元,吉林突破2000亿元,延边突破1000亿元;通化、白山、长白山力争达到1000亿元;松原、白城超500亿元,同时明确了36个百亿级县(市、区)。

本次吉林省集结全省文旅系统精锐力量的行动,无疑又向万亿级旅游产业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以2711条旅游线路为切口,对已有线路的再审视,让线路迭代有的放矢;对现有资源再梳理,全盘优化旅游资源结构;对形成特色再挖掘,激活潜在特色新线路;对全省旅游要素再整合,全场景适配不同客群;对未来需求再对标,始终聚焦目标客群核心诉求;对整体优势再呈现,打响吉林全域旅游品牌。

通过“市场手”和“政府手”双向赋能,市场化配置为基,政府宏观引导为纲,最大限度挖掘吉林全域旅游资源禀赋,给全省文旅发展吹响号角。

03

从旅游资源禀赋来看,吉林在“绿水青山”与“冰天雪地”两个维度的旅游资源都堪称世界级,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以“一山(长白山)两湖(查干湖、松花湖)三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为生态基底,全域形成“西部草原湿地、中部松辽平原、东部森林边境”三大特色板块。

长白山作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拥有全球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天池、落差68米的长白瀑布及千年温泉群,四季景观各异,夏季22℃清凉避暑,冬季冰雪资源位列全球黄金粉雪带;西部查干湖冬捕传承千年渔猎文化,入选国家级非遗,冰湖腾鱼奇观震撼世界;中部松辽平原腹地的长吉都市圈将民族工业与都市时尚美学融合;东部边境线G331国道绵延1400多公里,长白山火山群与松花江峡谷交织出原始森林、朝鲜族村落、跨国界江的立体图景。

吉林全域森林覆盖率超45%,涵盖雾凇、温泉、国家级滑雪度假区以及高句丽遗址、朝鲜族非遗等文化瑰宝,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枫、冬玩雪”的全季旅游格局,为万亿级文旅产业奠定了生态与人文基石。    

独树一帜的旅游资源,再通过“县域微循环-市州中循环-省域及东北大循环”三级网络,盘活全域旅游。县域整合冰雪渔猎、非遗村落等特色资源,打造极具属地文化特征的微度假产品;市州联动长吉都市圈、延珲边境带等中程线路,以“高铁+自驾”产品体系双轮驱动;省域联合辽宁、黑龙江及内蒙古,共建东北冰雪大走廊、松花江生态文旅带,形成跨省客源互送与产品互补,三级循环以资源联动、交通串联、品牌共塑实现全域流量共享与价值倍增。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吉林本次2711条全域旅游线路的发布,大量游客、博主将以此为蓝本踩线、点评、写攻略,衍生出海量的UGC内容,而来自大众“自来水”式的长尾传播,将把吉林旅游热度推向新的高度。

站在中国旅游发展全局的角度来看,吉林省这场线路研发活动已超越其线路本身,当2711条线路编织成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地图上的纵横交错,更是一个传统产业的跃迁轨迹,这场旅游供给侧改革,或将书写东北振兴的新范式。

胡彪

爆料和交流请联系hubiao@traveldaily.cn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