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明将近,吉林北大湖滑雪场依旧游人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踩着雪季的尾巴,在绵密如脂的粉雪中,尽享丝滑粉雪与春日惬意。
“雪季尾声,吉林反而让人更加不舍”社交媒体上,雪友们对于吉林冰雪的留恋溢于言表,这一幕,恰恰是吉林省冰雪经济厚积薄发,迈向全产业链跃迁的缩影。
回顾整个雪季,“名利双收”的吉林省冰雪,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单,
据银联大数据测算,预计2024-2025雪季(2024年11月-2025年3月),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1.7亿人次,游客出游总花费29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21%。
据滑呗app数据,截至目前全国滑雪场人气排名前十、滑雪里程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吉林省均占据3席,其中北大湖滑雪场位列人气排名、里程排名首位。北大湖滑雪场和万科松花湖滑雪场,接待游客均突破百万人次。
这个雪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和空中技巧世界杯、亚洲杯等5项国际顶级赛事落户吉林;长白山景区单日承载量达到1.6万人,跻身全国“2025春节热门景区”榜单TOP10;长春市接待游客突破7800万人次,出游总花费达1300亿;查干湖冬捕创收4.5亿元,成为全国现象级冰雪文化符号。
从冰雪旅游到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再到冰雪生活方式,吉林用整个雪季演绎了一场“冷资源”变“热经济”的“吉林模式”。
将时间线拨回到去年冬天,2024年11月6日,国务院《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出台,为全国冰雪产业注入政策强心剂。
随后,2024年12月5日,发改委发布《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提出把冰雪经济培育成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新增长点,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顶层设计出台,吉林省迅速响应,去年12月吉林省发布《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到2027—2028年雪季,冰雪旅游接待游客达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游客出游总花费达到4200亿元;到2030年,冰雪旅游接待3亿人次,冰雪旅游出游总花费达到5400亿元,冰雪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
把长白山脉打造成为世界级滑雪度假胜地,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国家冰雪经济中心、冰雪文化创意中心、优质冰雪生活圈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
通过普及冰雪运动、培育特色冰雪文化、提升冰雪旅游产品品牌、推动冰雪装备“吉林制造”、激活冰雪消费市场等多举措并进,一张“冰雪+百业”的冰雪经济蓝图在吉林徐徐展开。
02
冰雪经济以冰雪资源为基础,冰雪运动为内核,通过与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综合经济体。
从冰雪资源的成色来看,吉林的冰雪资源禀赋无疑是世界级。作为全球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吉林长白山脉与阿尔卑斯、落基山脉同处冰雪黄金纬度带,降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气候佳,其粉雪因含水量适中、颗粒饱满,具有出色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这种雪质不仅为滑雪爱好者提供了极佳地滑行体验(冬奥冠军苏翊鸣曾盛赞其“滑一次就会爱上”)更让吉林催生出了以北大湖、万科松花湖、万峰通化、长白山万达为代表的滑雪度假集群,在全国26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中,吉林一省就占了5家。
其中,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作为亚洲最大的滑雪度假区,在2024-2025雪季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旅游收入达5.7亿元,创造了中国滑雪产业的新里程碑。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度假人次和收入创新高,接待人次同样突破100万。
此外,冰雪资源多样性方面,吉林同样突出。吉林省冰雪资源普查数据显示,在冰雪地文景观、冰雪水域景观、冰雪生物景观、冰雪天气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冰雪活动购品、冰雪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25个亚类和112个基本类型中,吉林冰雪资源的拥有率高达100%。
东部林海雪原的苍茫、中部雾凇奇观的空灵、西部查干湖冬捕的渔猎文明......构成了吉林千姿百态的冰雪盛景。
从需求侧来看,在“后冬奥周期”与“亚冬会红利”双重催化下,中国冰雪消费市场,逐渐迈过市场启蒙阶段,向“量价齐升”的新阶段进发,这无疑为吉林的冰雪经济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先决条件。
《2025中国冰雪运动产业趋势洞察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成为了全球增速最快的滑雪市场之一。2023年全国冰雪运动产业规模达89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
此外,冰雪休闲旅游市场同样表现强劲,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4.3亿,冰雪休闲旅游收入5247亿元。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有望达5.2亿,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
借着冰雪消费市场的东风,吉林紧抓市场机遇,不断完善冰雪基础设施,做优服务,把冰雪文旅的泼天流量变成了“留量”。
2024-2025雪季,吉林省各级旅游滑雪场所,雪道总面积、雪道总长度、雪道数量、架空索道数量均同步提升。
其中,北大湖滑雪度假区继续投资新建缆车2条,新建雪道10条,新采购造雪机100台,度假区总床位数从8000张增至9000张;长春围绕“一主两新四场十园多点”产品体系,冰雪产品质量、规模和丰度达到历年之最,第23届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规模创历年新高;长白山景区通过运力、产品、服务三端协同升级,实现冰雪旅游承载力与体验质的飞跃,单日最大承载量再创新高。
03
产品为基,服务为本,手握冰雪资源“王牌”的吉林,深谙领跑冰雪经济的核心密码——以市场化思维激活资源禀赋,锚定“硬产品+软服务”双轮驱动。
这个雪季,吉林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构建出了诸多具有浓厚属地特色的冰雪产品,让游客的冰雪体验进入Next level——长春冰雪新天地用巨型冰雕群打造“冰雪迪士尼”,新民大街冰雪景观带变身城市艺术长廊;前郭县查干湖冬捕节解锁“冰湖盲盒”新玩法,推出“冰湖帐篷冬钓、冰雪气垫船、空中看冬捕”让渔猎文化可触可感;长白山开发冰泉煮茶、飘雪温泉、雪谷穿越、雾凇漂流等热门业态和精品线路,雪雕版‘云顶天宫’热度登顶抖音全国榜首。
北大湖滑雪场新增U型槽专业赛道,配套雪地Livehouse音乐酒吧,让白天滑雪与夜间狂欢无缝衔接;珲春市防川景区举办三国新年祈福月活动,推出非遗剪纸互动体验、萨满舞展示等19项子活动,吸引大批俄罗斯游客;辽源以‘水浒主题’和辽源地域特色冰雕、雪雕主题作品,增加冰雪文化元素,复刻‘林冲风雪山神庙’场景,游客披战袍玩雪地CS;通化推出“滑雪+俄罗斯风情街”套票,冰红酒品鉴、套娃手作让南方客直呼“解锁西伯利亚浪漫”......
此外,全域冰雪消费券、中医理疗站、滑雪巡救员体系等“暖细节”,更让“冷资源”释放“热温度”,从产品到服务,吉林正用层出不穷的创意打破冰雪体验边界,大大提升了吉林冰雪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吸引力。
纵观全国冰雪市场竞争格局,新疆冰雪资源丰富,坐拥将军山、可可托海等知名雪场;河北背靠冬奥基建及京津冀客群优势,万龙、云顶等头部雪场客流充足;而吉林既有顶级的资源禀赋,也有一流的滑雪和度假配套,更有政府和市场的双向发力,同频共振,堪称全国冰雪市场的“五边形”战士。
“去过全国很多雪场,还是更喜欢吉林的北大湖,雪场够大,设施更完善,服务也在不断进步,你咋玩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人文风情也更能吸引人,可以多逗留一点时间,近些年东三省的旅游特别火,自尔滨之后,东北的人文风情非常吸引我这个南方小土豆。”在酷爱滑雪的南方小土豆眼中,吉林滑雪能够胜出,不仅仅是滑雪,还有更丰富多元的冰雪业态和人文风情。
过去的2024-2025雪季,吉林以“硬件提质+服务增效+市场深耕”为基底,通过多年对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客源地的精准营销与消费需求洞察,以点线结合+融合创新策略整合全媒体资源,通过政务新媒体矩阵、达人宣传赋能各地文旅活动,策动“厅长喊话”“冰雪夜归人”等事件破圈传播,多维展现吉林冰雪旅游新玩法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抖音话题“向往的冬天在吉林”“在吉林花式过冬”等系列活动全网累计播放超三百亿次,掀起“全民种草吉林冰雪”热潮。
为了进一步将冰雪流量转化成消费力,2024-2025雪季,吉林省文旅厅组织开展境内外客源地冰雪主题推广活动、小分队“点对点”上门营销等 30 余次。开通冰雪旅游直通车线路 55条,对大型营业性演出给予奖补。投放冰雪消费券23.6万张,核销超过3700万元,直接带动冰雪消费超过1.3亿元,全面激发冰雪消费活力。
通过文旅宣传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政企协同下实现供需同频,吉林全年冰雪旅游接待量、旅游收入及传播热度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大幅增长。
从查干湖的渔猎篝火到北大湖的星空缆车,从冰雪新天地手工冰雕的匠心到“云顶天宫”的爆红出圈,吉林冰雪经济的蜕变,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资源价值认知的革命,当冰雪产业跳出“门票经济”的窠臼,与文化传承、产品创新、区域协同深度融合时,“冷资源”就能迸发出超越季节与地域的持久热能。
正如那穿越林海雪原的高铁,载着欢声笑语的游客驶向春天,吉林冰雪的故事,正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寒地经济中的生动注脚。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