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机场的效率真的是标杆,安检也明显比其他机场快和方便。”
“不愧是虹桥机场,我心目中国内最好的机场。”
在第八届进博会即将到来之际,上海虹桥机场又迎来一重大变化:
10月28日起,其正式实施国内航班截载新政,无托运行李旅客的截止办理时间压缩至起飞前30分钟,而1号航站楼的春秋航空更“卷”,将标准进一步拉至25分钟,且覆盖有托运行李旅客。
所谓“航班截载时间”,指的是停止办理乘机和托运手续的最后时间,设置这一时间是为了确保机场和航司,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航班起飞前的10余项工作任务,最终保障航班安全、按时起飞。
这意味着,从虹桥火车站经中转通道抵达航站楼的旅客,可实现“下高铁即办登机”的无缝衔接,较今年1月的35分钟标准再提速14%。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不是简单的时间压缩,而是对高铁竞争的精准回应。
作为长三角空铁联运核心枢纽,虹桥机场今年8月已取消航站楼入口二次安检,仅保留防爆检测,高峰时段通行效率大大提升,与此次截载缩短形成“效率组合拳”。
01
虹桥的动作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国内机场已掀起 “截载时间缩短潮”:
- 深圳宝安机场6月率先突破,国内航班截载从40分钟缩至38分钟,成为6000万及以上机场中,首个“破40”的案例;
- 无锡硕放、南昌昌北等中型机场普遍缩短5分钟,将标准稳定在35分钟;
- ....
这背后,是民航业的集体焦虑。
去年10月,《民航管理》一篇调研显示,旅客对民航服务的关注点里,“机场候机时间过长”和“安检等候时间过长”是仅次于“航班延误或取消”的两大问题,且认为存在这两类问题的受访旅客比例,分别达到51.77%和51.63%。
02
在机场提速的同时,航司正打响“最后一公里”战役。
今年7月,南航推出的“一刻登机”服务堪称标杆:广州-北京大兴往返航线取消传统截载限制,旅客只需在起飞前15分钟抵达登机口即可乘机,与高铁进站标准完全对齐。
同时,“一刻登机”服务延续“南航快线”权益,旅客享有优享值机柜台、优享安检通道、便捷行李提取等地面出行权益。
截至10月20日,该服务已保障3760班次航班、75万人次旅客。
“如果过去是铁路向民航学习,现在就要提倡民航向高铁学习。”去年10月,东航董事长王志清的论断直指核心。
今年一季度,中国航协通报指出,由于航司普遍加大投入,市场竞争激烈,叠加高铁冲击,“以价换量”特征明显,票价承压下行,平均票价同比明显下降,“旺丁不旺财”的态势仍在延续,经营效益未及预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票价差距缩小,商务旅客正加速流向高铁,而截载时间缩短、跨航司签转等服务创新,正是民航争夺这部分群体的关键抓手。
03
民航与高铁的这场“生死时刻”的竞争,实则是技术驱动的效率革命。
虹桥机场通过大数据监控与智能调度,将配载平衡测算等10余项起飞前保障流程耗时压缩;南航则依托智慧航显与自动化行李分拣系统,实现登机口值机、行李追踪全流程数字化。
但挑战仍存。
春秋航空虽在上海虹桥机场实现25分钟截载,但其适用范围暂限于该机场国内航班及单一航站楼;
南航“一刻登机” 服务目前主要针对无托运行李旅客,尚未完全覆盖有托运行李旅客的核心需求。对于有托运行李的旅客,已开通“一刻登机”航线的托运行李办理时间不晚于航班计划起飞前30分钟。
而高铁的加码竞争动作已在路上。
2025年,多地计划推出“高铁站值机托运”服务,通过机场与高铁站的流程衔接,进一步压缩旅客“门到门”的出行衔接时间。
广州市白云区积极推动机场、航司、铁路形成广州(白云)空铁联运联合体,在广州白云站建设“白云站-白云机场”空铁联运服务中心,推出查询航班信息、办理值机手续、行李托运等“中转+”多元服务,预计在2025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民航与高铁的竞争,已从“小时级”的行程比拼,迈入“秒级”的效率对决。
过去,旅客选择民航需预留2小时以上的机场等候时间,如今随着截载缩短、流程优化,这一时间正被压缩至1小时内。
但这并非终点——当虹桥机场的春秋航空25分钟截载、南航的15分钟登机成为常态,当高铁用“高铁站值机托运”进一步打通“门到门”最后环节,双方的较量本质上是一场围绕“旅客时间成本”的极致博弈。
未来,谁能更精准地消除出行链条中的每一处冗余,谁能让“快”与“稳”实现更优平衡,谁就能在这场效率革命中真正占据主动,最终赢得旅客的青睐。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