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全球商务旅行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疫情让跨境出行几近停摆,企业差旅预算一度被压缩到极限。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商务旅行也迅速反弹,支出规模甚至在2024年实现突破。行业的韧性,再次被验证。
然而,经济波动、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各国政策的微妙调整,都在为未来的发展蒙上阴影。今天的增长,能否在明天继续?企业和旅行者是否还要面对新的不确定性?
在2025环球旅讯峰会的【商旅数字化峰会】上,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BTA)欧非中东及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Catherine Logan带来了关于全球及地区商务旅行的深度洞察。
她指出,疫情后的全球商务旅行已强劲复苏,但未来的发展将受到经济波动、贸易紧张局势、技术进步和企业战略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全球商务旅行的总体趋势
Catherine Logan表示,这是她首次访问中国上海,也让她有机会观察亚太地区的商务旅行动态。
过去二十多年里,全球商务旅行行业经历了多次起伏,从美国911事件、大衰退到疫情爆发,每一次冲击都考验着行业的韧性。然而,总体来看,商务旅行始终展现出强劲的复苏能力。
根据GBTA最新发布的《商务旅行指数展望》(BTI),未来几年全球商务旅行支出前景强劲。2024年,全球商务旅行支出预计达到 1.5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2019年有所增长。
预计到2026年,增长率将达到8%以上,到2029年,全球支出有望突破 2万亿美元。
Logan强调,虽然增长前景乐观,但经济波动、贸易紧张、关税上升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仍可能给行业带来挑战。
从区域来看,亚太地区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商务旅行市场。2024年,该地区支出约 5980亿美元,占全球40%。其中,中国占据亚太区总支出的 59%,依旧是区域的主导市场。
尽管贸易摩擦和国内经济压力可能使中国2025年的增长放缓至约2%,但日本、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市场仍显示出强劲动力。例如,韩国在出口带动下预计增长14%,印度依托国内需求和政府投资增幅可达15%,而日本和澳大利亚则保持稳定增长。
在行业层面,不同行业在商务旅行支出上的表现差异显著。金融、保险、艺术娱乐以及住宿与餐饮行业保持活跃增长,而制造业、农业及公共管理领域则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企业预算、供应链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仍然是未来商务旅行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
商务旅行者的行为与偏好
从商务旅行者的角度来看,全球7300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出差具有明确的业务价值,是实现业务目标的重要方式。
会议和销售活动仍是出差的主要驱动力,商务与休闲的融合趋势愈加明显。亚太地区的商务旅行者尤其突出,87%的人认为差旅对业务目标实现至关重要,且人工智能与移动工具的应用正在显著提高出行效率和体验。
然而,政策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在影响商务旅行决策。Catherine Logan提到,美国的关税、签证政策和行政负担增加了企业的出行成本,并可能降低员工赴美意愿。为应对这些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将合作和供应链多元化,亚太地区因此成为优先目标。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Catherine Logan认为,商务旅行仍将是企业经济活动和战略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
企业需要在保证投资回报和员工体验的前提下,更加智慧地规划出行,同时利用技术提升效率,确保在不确定环境下保持韧性。
她总结道:“每一次出行都应体现价值和效率,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也为全球商务旅行行业的未来注入信心与活力。”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