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用“三年0佣金”强势杀入酒旅市场,短短两天吸引近5万家酒店火速申请——对长期被OTA高佣金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小酒店来说,这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但成本省下来只是第一步。当佣金压力暂时缓解,酒店能否意识到:“渠道费用只是“节流”的上半场,而运营效率才是真正决定利润厚度的下半场”。
一场更深层的效率革命,正在客房走廊、工程后台和前台系统中悄然提速。
蓝豆云作为酒店数字化运营的标杆解决方案,已帮助多家酒店实现运营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以下根据《酒店体验运营大数据洞察蓝皮书(2025)》中蓝豆云的实践案例展开分析
一、效率提升:重构赶房流程,破解“人等房”困局
痛点:传统酒店在高峰期常因赶房流程冗长导致客人长时间等待。行业平均赶房耗时高达75.9分钟,不仅引发客诉,更造成订单流失。
破局方案:安徽某酒店通过蓝豆云OMS房态系统为我们提供一个绝佳的实践范例(《酒店体验运营大数据洞察蓝皮书(2025)》中165P):
实效成果:赶房耗时从75.9分钟压缩至41.5分钟,效率提升45%,远低于行业均值;赶房完成率跃升至99.9%。这些亮眼数据背后,是酒店对赶房流程的深度优化与创新,以及对蓝豆云OMS功能的充分挖掘和巧妙运用。
智能动态调度:前厅通过OMS房态图标签系统(如“待检查>清洁中>待清洁”)实时分配任务,自动识别优先级,避免人工派单的盲目性;
跨部门协同优化:客房部根据系统指令灵活调配人力,限制同楼层同时赶房数量,减少服务员重复走动距离;
自动触发式通知:系统根据入住进度自动向客人发送精准房号短信,减少前台沟通成本,缩短客人等待焦虑期。
二、成本优化:工程维修的精益革命,人力成本直降
痛点:工程维修长期存在工单积压、响应滞后问题。行业百房未完成维修单数达21.8,人力成本占比超35%。
破局方案:广州某酒店通过数据驱动与流程再造,实现工程部“少人高效”运营(《酒店体验运营大数据洞察蓝皮书(2025)》中137P):
实效成果:仅需5名工程人员即可高效维护260间客房,百房未完成单数压降至2.5,相比行业参考值低了将近8倍。
预防性维保机制:要求维修工处理报修时“顺手”完成同类设备简易维护(如上油、紧固螺丝),单次增时<10分钟,降低重复报修率;
数据治漏损:通过OMS高频报修分析定位问题根源,例如,“在一次月度总结会上,廖工发现空调报修较多,而且主要反馈的问题都集中在出风口。经过内部研讨后,廖工提出‘定期调换空调出风口方向’的策略。”调整后同类报修相应下降;严格跟踪高价值配件(如空调面板)流向,例如:“他以空调面板为例,每个面板采购价100-200元,如果每个月消耗量较大,他会通过导出报表的方式查看明细,确认配件更换是否合理,相关配件的去向是否真实。”
三、体验升级:“温情记忆库”激活回头客复购率
痛点:标准化服务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重复服务需求(如补矿泉水、儿童用品)占用员工精力,催单率居高不下。
破局方案:三亚丽禾温德姆酒店构建“人机协作+情感服务”双引擎模式(《酒店体验运营大数据洞察蓝皮书(2025)》中40P):
客户档案数字化:整合历史入住偏好(房型、餐饮忌口、儿童用品需求),生成“回头客服务标签”,入住前自动推送至员工端,例如:“三亚丽禾温德姆酒店以‘温情记忆’为锚点,将冷数据转化为暖服务,酒店通过梳理客户的历史入住记录,包括他们曾经选择过的房型、餐饮偏好等详细信息,为每一位回头客打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人机效能再分配:机器人承担标准化配送任务(如毛巾、矿泉水),响应速度提升;员工释放至情感服务场景:为家庭客群设计亲子活动,为商务客提供快速熨烫等“隐形关怀”。“蓝豆云住客服务管家(CMS)通过AI大脑实时解析订单内容……系统可优先调度机器人从智能仓自动取货,通过自主乘坐电梯精准配送至房间,再以AI语音电话通知客人开门取物,有效减轻员工跑腿压力。”
实效成果:五次及以上回头客数量增长至几百人规模,复购率显著提升;儿童用品催单率下降36%,客户点评中“贴心”“懂我”成为高频词。服务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共鸣”,差异化体验成为核心竞争力。
四、管理创新:“责任到人”机制根治服务品质波动
痛点:清洁质量不稳定、响应速度慢(行业均值9.9分钟),返工率高达8.3%,管理颗粒度粗放。
破局方案:山东某酒店通过数据化追责与激励,实现服务质量的极致标准化(《酒店体验运营大数据洞察蓝皮书(2025)》中165):
逐级穿透式追责:客房问题(如一根头发未清洁)从员工、领班到部门经理三级联动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数据化绩效引擎:OMS系统自动统计返工率,月度返工率>50%的员工强制脱产培训;设立“免检员工”称号(返工率<5%),授予奖金及优先排班权,形成标杆效应。
实效成果:服务平均耗时从4.9分钟降至3.2分钟,提速35%;客房清洁返工率锐减至0.9%,不足行业均值1/9。员工从“应付检查”转向“主动精进”,服务质量实现可量化、可持续的闭环提升。
从赶房效率到工程维修,从客户体验到服务质量,蓝豆云OMS系统在部分酒店的实际应用中,辅助运营提效、成本优化和体验升级。这些改变为酒店日常管理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工具支持。
正如文章开篇所提到的,当渠道费用的压力有所缓解,酒店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日常运营中持续提升效率、打磨服务,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毕竟,渠道费用只是“节流”的上半场,而运营效率的提升,才是实现“节流+开源”的下半场关键。
通过优化流程、提升人效、降低损耗、改善体验,运营效率的提升不仅帮助酒店节省了成本,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客户黏性与品牌口碑,为复购和口碑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说,效率的提升,正在从“看不见的地方”为酒店创造真正的价值。
我们也期待能与更多酒店同行,共同寻找更高效、更可持续的运营方式,一起把“效率下半场”走得更扎实、更长远。
如果你对数字化OMS感兴趣可以申领由中国饭店协会酒店数字化专委会联合蓝豆云发布的《酒店体验运营大数据洞察》蓝皮书(2025)。这本蓝皮书详细记录了数据在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住中报修率、加速退房至放房流程等方面的实战应用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驱动策略指南。
扫下方二维码免费申领,或许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也期待您的参与,和我们一起探讨更多的行业数据报告!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