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评论员投稿,不代表环球旅讯立场
对一间全球化平台公司而言,最困难的,从来不是如何进入某个市场,而是何时决定不再进入。
2025 年第二季,BookingHoldings(以下简称Booking)继续交出稳健的财务表现,在区域重心、Connected Trip与Genius会员体系的三线布局上也呈现出明确优化。
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它确定退出中国市场背后所释放的讯号——或许不是撤退,而是为与Trip.com在东亚全面交锋,所敲下的第一声战鼓。
亚洲是唯一间夜两位数增长来源
2025Q2,Booking实现单季22.5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年增率达21%。
对于一家季度间夜稳定在3亿量级、成长仅剩个位数的成熟平台而言,任何能驱动新增长的板块都至关重要。
拆解Booking本季3.09亿间夜(年增8%),从地区增速结构来看,亚洲是唯一达到两位数(低两位数)增长的区域,欧洲与其他地区维持高个位数增长,而美国仍为最疲弱的市场(低个位数)。
这也意味着,亚洲作为目的地,对Booking的意义正再从“增长补充”变成“增长核心”,成为未来最重要的第二增长曲线。
聚焦亚洲,但进一步退出中国
亚洲市场一直是Booking长期布局的核心:规模、人口红利、基建与收入增速,使其成为不可忽视的旅游消费市场。Booking认为在集团旗下的Booking.com与Agoda双品牌优势下,能持续撷取亚洲的成长红利。根据管理层预期,中期内亚洲至少可稳定维持高个位数的间夜增速。
但中国是例外。早在2022年,Booking即完成实质性撤出——关闭中国团队、将营运与客服整合至新加坡。但当时仍保留“为中国人提供出境订房服务”的产品想象,希望避开本地OTA的高压竞争,转而在境外布局。
不过,本季Glenn Fogel在电话会议直言,“过去我们不认为能在中国境内旅游市场进行良性竞争…现在甚至我们不再抱持能拿下中国出境市场的想法。”
不过,他认同中国入境游的增长,补充指出,Booking在中国“入境游”的表现依然稳健,因为Booking欧洲、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用户(即美国以外的地区)赴中国的出行量确实提升,这些预订需求仍为平台贡献营收。
Connected Trip: 从拉新工具进化为交易额引擎
过去Booking谈Connected Trip是为了获取新客,有个在转化率上经得起考验的渠道;如今,近年量化的交易额数据,已证明它成为了能对股东更有交代的订单贡献来源。
Q2,Booking销售超过1600万张机票,年增44%,成为总交易额增长的关键驱动,在增速约贡献2个百分点——亦即在不考虑汇率的情况下,占了整体增速(9%内)的20%以上。考虑到本季机票出票量仅略超酒店间夜的5%,机票已逐步往交易额担当的方向走。
根据财报口径,Booking将Connected Trip定义为“一名用户在Booking平台上完成两种以上不同品类的预订”,不需为同一笔交易。该类产品本季年增超过 30%,在总交易额中占比突破10%。
海择资本认为一个数据对比更值得注意:2023Q2、2024Q2、2025Q2三个季度间,Booking的预付模式(Merchant)交易额年增率分别为39.9%、22.3%、25.1%;大幅高于同期总交易额的增速(14.9%、4.4%、12.8%)。这差距,很可能正来自Connected Trip中机票产品的导入效应。
平台角色正在转变,从“酒店房价搜索工具”,转向“一站式预订枢纽”的角色。
Genius会员计划: 正在重塑财报中的费用弹性
在用户经营上,Genius会员计划已成为Booking非付费流量的核心。季报指出,Genius的高等级会员(Level 2与3)已占活跃旅客(Active User)超过30%,并贡献了平台50%的间夜数。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Glenn在提Active User时,真的是指活跃用户,而不是将Transacting User误读,那么会员的影响力还要更高。
这样的会员结构,使平台不需过度依赖外部导流,能转而在价格设定与营销弹性上取得更大自主空间。事实上,Booking也在Q2公告已压缩对低效联盟资源(如小型KOL)的投放支出。公司本季公告自有流量占B2C组合达60%且稳步提升,这也印证了我们的观察。
随着Booking表示将Genius计划逐步扩展至机票与其他旅游垂直品类,这意味着,在财报的费用结构中,Booking很有可能认为付费营销渠道的投放费用将高度可控。我们认为营销费用终将成为Booking(或OTA)调节财报费用的工具,虽不中亦不远矣。
巨头驳火对决时代或将来临
Booking本季财报所释放的最大讯号,是对Connected Trip与亚洲区域旅游格局的长线押注,这很明显与已在一站式领域长期布局及深耕东亚的携程(Trip.com)发生高度交集,我们认为会有更激烈的正面对决。对全球化的Booking来说,美国区的复苏越慢、欧洲区的经济动能越是停滞,在东亚与携程的对决就会越激烈。
Booking正视中国区出境客源无法获取这件事,并不是示弱,而是清楚自己的能力与局限,对中国以外亚洲旅客的获取会更积极。事实上,Agoda在价格与库存上的激进战略,已经很有中国的内卷味道。后续值得观察。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