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去纽约的机票,能难住福州人?

罗銮銮 环球旅讯 罗銮銮 2025-07-24 10:17:53

适配比速度更重要

对于敢想敢闯的福州人来说,跨洋不是稀罕事,而是生活常态。

他们到底有多执着?一句坊间流传已久的玩笑话,说得精准又生动:

“早上被拒签,中午拜妈祖,晚上登船。”

签证被拒没关系,航班不通也不是障碍。只要家里点头,妈祖保佑,什么时候出发,只是时间问题。

甚至连签证官都打趣:“一看到福建人的护照,警觉值就飙满格。”

段子归段子,熟悉福州的人都知道,这背后并不夸张。

从上世纪的跳船偷渡,到后来靠票代拼航段、亲戚机场接力,他们靠自己的方式,早早摸索出了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民间航线”。

哪怕官方航班还在遥遥无期,福州人也能绕过节点,自建路径,闯出一条出海路。

所以,当厦航在去年5月恢复“福州—纽约”直飞航线时,不少人发出一声长叹:终于不用“拐弯抹角”了。

今年4月,“福州—纽约”航线的客座率高达 85%,几乎班班爆满。

听起来是好消息,但问题在于:一周只有两班,错过一趟就要等上三天。对那些探亲、留学、返美的旅客来说,显然不够用。

于是,转机安排重新上场,拼航段的活儿还得继续干。你随手一搜“福州—纽约”,就能看到各种“战术组合”霸屏:

福州—首尔—纽约、福州—香港—纽约,甚至福州—上海—东京—纽约……

不管多远多转,只要能飞、能快、能托运行李,他们就能走出一条高性价比路径,而这类需求的集中爆发,也迅速引来了航司的激烈竞争。

看似小众,但却刚需的市场,也涌现了不少的“卷王”:

大韩航空主打首尔中转,还用上空客380,把整个流程控制在21小时左右。

国泰航空则更懂福州人。自营“福州—香港”段接“香港—纽约”,航程稳定、行李政策友好,尤其适合带娃、接亲的家庭型旅客。

想省钱的甚至可以在大阪、中国台北中转,价格直接打到6千出头。

有趣的是,大家纷纷“拐弯走”,拼命寻找性价比的时候,真正拥有直飞资质的厦门航空,却频频被吐槽“不给力”。

就在厦航喊出“五年 内常态化通达六大洲”时,评论区却几乎一边倒追问:

话说回来,这条看起来“冷门”的航线,为何成了航司们争抢的香饽饽?

根据美国联邦人口普查局早期数据显示,美国约有 508 万华人,其中福建省长乐、连江、福清等地区就有110 万人  。

而截至2024 年7月的数据显示,纽约是美国华人居住人数最多的城市。

而这条纽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

当时,第一批赴美的福州移民多来自长乐,不少人以远洋船员的身份“跳船”入境,从新加坡、香港辗转抵达美国。落脚之后,他们又通过“亲属团聚”政策,把家乡的亲人一一接来。

从早年的落地生根,到如今的双向往返,福州与纽约之间,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跨越太平洋的“生活节奏”。

在纽约的法拉盛,你甚至能看到这样一幕:

街边小贩、菜市场、家常餐馆,几乎都操着福州话,路标都不需要认。只要听得懂方言,这片地界你就能无障碍生存。

与此同时,福州本地的家庭,也愈发提早规划孩子的“海外路线”。

从小学送去美国读书的家庭越来越多,造就了“教育移民”这一新兴趋势。

托福启蒙、国际学校、暑期游学,构成了稳定的出境客流,也反哺了多个中转航线的需求。

从能走、能托运、亲友接力,到适合带娃、方便老人、行程灵活……

福建旅客真正想要的,是一个能读懂他们生活方式的出发方式。

毕竟,适配比速度更重要。

谁能读懂这种节奏,就可以赢得这批粘性极高、需求明确的旅客群体。

罗銮銮
罗銮銮
个人主页

使用微信扫一扫

已发表文章 103 篇

环球旅讯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