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不是作秀,这个品牌设计现在盈利点是最好的。”
“很多客人反馈,汉庭4.0和中高端酒店的体验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对早餐的满意度特别高。”
1989年的南京街头,一个背着麻袋的浙江青年挤在国营商场的柜台后,麻袋里装满了十元面额的钞票——那是他卖纽扣拉链一天挣的1000元。
谁也想不到,三十多年后,这位名为李长凯的浙江商人,会成为全国首家“汉庭4.0”的投资人,在南京核心地段坐拥13家汉庭酒店,成为已投资了华住旗下12个品牌的资深加盟商。
如今,备受李长凯等加盟商青睐的汉庭酒店,在其20岁之际,又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HOTELS》杂志最新年度“全球TOP50 BRANDS”显示,汉庭凭借359475间客房,成为全球第一的单品牌酒店。
01
精心雕琢的细节
让投资人“一见倾心”
上世纪80年代,做皮具生意的李长凯从浙江丽水青田老家,带着3万元和一脑子的生意经,来到了南京。
“1985年开始白手起家,先推销纽扣拉链,后来承包国营商场柜台卖皮鞋皮具,意大利沙驰、香港啄木鸟这些国际品牌我都做过。”他对早年创业的事记得清清楚楚。
2005年,喜剧电影《汽车旅馆》在美国上映,早期中国酒店集团受到汽车旅馆的启发,发展国内经济型酒店。
彼时,30岁出头的李长凯在金一村新街口买下了一栋大楼,租给当地的一家国企酒店集团。“这家集团的高管找到我,说他从美国回来,看到了国内未来经济酒店的发展趋势。”
“当时做商场皮具生意,回款周期长,要三个月,但酒店就不一样了,客人不付钱就打不开房门,这个现金流太诱人了。”
李长凯开出的第一家酒店有60个房间,满房价格卖到198元,但内心却总觉得“不值这个价”,主动降到168元。
这种务实的经营哲学,为他后来与汉庭的结缘埋下伏笔。
2007年,一位客人和李长凯说,宁愿多花10元打车费也要住汉庭。“我好奇啊,就跟着去看了南京北京东路的汉庭全国第七家店。”
踏入酒店大堂,他瞬间被一种独特的氛围所吸引。
装修简约又温馨,柔和的灯光照在舒服的沙发上,就像回到了家一样,桌上的杯子还带杯扣,细节特别用心。
彼时,国内其他酒店集团也来找他合作,可就汉庭的细节打动了他。“它打破了我对200元档位酒店的看法,原来花不多的钱,也能住得舒服。”
再加上知道创始人季琦从携程到如家再到汉庭的经历,他觉得“这个人懂行,跟着他干不会错”。
2009年,李长凯在南京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汉庭,客房数量在当时全国都少见,开业后生意好得超出预期。
“那时候大家还觉得国内大多数酒店就是‘汽车旅馆’,可我敢投这么大,就是信汉庭的实力。”
02
品牌进化能力
随着第一家店的成功,李长凯与汉庭的合作逐渐深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陆续在南京的核心区域开设了十二家汉庭门店。
每一家门店的选址,都经过了精心的调研和分析。在李长凯看来,酒店行业的成功,地段是关键因素之一。
而让李长凯二十年如一日选择汉庭的,远不止地段,还有对华住高层的认可。
“季老板没有架子,他的亲和力,在加盟商圈子里大家都知道。我们在陕西考察下沉市场时,他叫我们不用太早出发,和我们一起两点吃午饭七点吃晚饭,吃饭时大家都是平起平坐,侃侃而谈。”
在李长凯看来,加盟商更看重的,是汉庭品牌的进化能力。
从最初1.0版本,到3.5版本的迭代焕新,再到如今的4.0,他见证了汉庭每一次升级背后的逻辑。
“他们不仅仅是在装修上做改变,更是在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整个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这种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对品质的追求,是汉庭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他举例说,早年汉庭的隔音设计解决了200元档位酒店的通病,后来又率先在大堂增设商务区,“这些细节,别家都是后来才跟上的。”
提起为何愿意第一个投资汉庭4.0,李长凯深有感悟。
“首先,我和汉庭合作近20年,对它的产品力非常信任和放心,而我自己的物业刚好具备汉庭4.0的条件,就有了更足的信心。”
作为华住集团最重要的品牌之一,汉庭备受重视,这也让加盟商更坚定相信新本版的品质升级。
在汉庭4.0首店从装修到开业,华住集团的各个部门,一个月来几次,不断精细地打磨产品每个细节。“这份重视让我特别感动,觉得华住是靠谱的合作伙伴。”
做酒店投资的都清楚,筹备时间、用料成本这些都会影响回本速度,汉庭 4.0 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4.0 用模组化设计、装配式施工,墙面是影木纹墙板拼装,灯具都是工厂做好的标准件,工期缩到两个月,又省时间又省钱。”
这种性价比,来自华住的供应链能力。
有接触华住的知情人士透露,汉庭现在全国4000多家店,这么大体量去跟供应商谈价格,那底气就不一样了,对于加盟商来说,从软装、建材、家具、客用品等各方面大幅降低了成本。
所以,在李长凯看来,不糊弄、不浪费、不磨蹭,这接地气的实在招,正是汉庭4.0让加盟商踏实的底气。
03
均衡面子与里子
投资价值愈发凸显
走进汉庭4.0首店——汉庭南京玄武湖泛悦广场店,最显眼的就是开放式自助前台。
服务员可以从前台解放出来,全心全意地接待办理入住的客人。“以前吧台没人就容易遭投诉,现在服务员能随时回应客人。”
李长凯还特意指了指早餐区的嵌入式粥桶,“以前得两只手抬,现在一只手就行,这细节改得很合理。”
像这样人性化设计渗透在每个角落:客房没有刺眼的顶灯,柔和的灯带藏在墙面四周;洗手盆和卫生间都是模块化组件,坏了能直接更换;家具全是圆角设计,避免孩子磕碰。
从客人的反馈来看,新门店的数字化体验是另一大惊喜。
华住会金卡铂金卡会员住店喝咖啡免费,自助行李柜替代了传统寄存,自助入住新前台提升了办理效率。
“两台咖啡机+一台饮水机,连中高端酒店都未必有,我们的客人却能随时喝到。”李长凯笑着说,这些配置让住过中高端酒店的客人都感叹,“汉庭4.0和它们没差别,特别是地道的适合中国胃的早餐,更是让他们优先选择住汉庭。”
显然,这次汉庭4.0把“国民酒店”的理念进一步落到了实处,不光是酒店产品变好了,更是实打实照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来改的:
怎么住着舒服、怎么用着方便,都给琢磨透了。
正是这些人性化的细节迭代,让汉庭南京玄武湖泛悦广场店一开业就备受青睐。
“今年4月27日下午上线系统,165间房当天就住进100多人,五一连续三天满房,5月份综合RevPAR达到311元,入住率超100%。”
新门店超预期的营收情况,让李长凯对汉庭品牌愈发有信心。
“现在南京的房租回到了2000年代水平,从原来2元/平回归到1.2元/平,正是抄底的时候。”他最近收购了几家经营不善的酒店,打算全部改造成汉庭。
在他看来,当前市场环境下,汉庭4.0的投资价值愈发凸显,单房装修成本仅为中高端品牌的六成,“别人四年回本,我们如果做得好可能两年多就能做到。”
当然,更重要的是品牌穿透力,“汉庭做了 20 年,老百姓都认这个牌子,年轻人、老年人都喜欢,商务客觉得方便,游客觉得实惠。”
“有个景区酒店投资人参观我们的4.0门店,当场拍板做汉庭4.0版本。”
他觉得道理很简单:“国家建了这么多高铁地铁,大家旅游的需求摆在那儿,关键是选对品牌。而汉庭4.0恰好符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把最日常最朴实的需求做到了极致。”
结语
国民酒店的底色
时代的商业注脚
从80年代背着麻袋奔波经商,到如今成为华住12个品牌的酒店加盟商,李长凯觉得自己的经历就是一部微型商业史。
“做皮具时讲究‘彩虹’的牌子,做酒店讲究汉庭的口碑,本质都是让消费者觉得值。”
在他看来,汉庭4.0的成功不是偶然:
- 它精准踩中了消费理念的变迁:人们不再为虚名买单,而是追求“里子” 的舒适。
早餐区的豆腐脑和鸭血粉丝汤冒着热气,大堂的商务区总有出差族敲键盘,接驳车准时出现在地铁口... 这些场景构成了国民酒店的日常。
“客人说住这里像回家,这就是最高评价。”李长凯正在筹备的几家新店,依然选择汉庭。
暮色中的南京城华灯初上,幕府南路的汉庭4.0灯火通明,这个由老浙商和国民品牌共同书写的故事,仍在继续。
正如李长凯所说:“汉庭经过二十年市场检验,早就不是那种高风险的投资,而是让人安心又稳健的选择,不管市场怎么变,它总能稳稳当当。”
“做生意跟做人一样,得般配,汉庭配得上14亿人的期待。”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