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品牌评估机构 Brand Finance 发布了《2025年全球航空品牌价值榜》。
榜单一出,让人惊掉下巴。
先看榜首,达美航空、美联航、美国航空三巨头占据前三强。
虽然这不足为奇,但也有观察人士认为,这三家的品牌价值估算,相比其他同行,高得不成比例。
榜单的另一个重要亮点是,中国共有11家航司入选,成为全球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家(见下图)。
连年亏损的三大国有航司,却齐头并进,其排名呈现“梯队式”上升态势。
- 中国南方航空品牌价值达到 40.9 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 47.9%,位列全球第 7,相较去年提升了 2 位。
- 中国东方航空的品牌价值增长了 35.7%,达到 31.7 亿美元,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 10 位。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品牌价值实现了 38.7%的增长,达到 31.2 亿美元,排名提升 2 位至第 11 名。
上月,三大航2024年财报悉数出炉。数据显示,2024年,国航、东航和南航净亏损分别为2.37亿元、42.26亿元和16.96亿元。
反观海外主流航司,大多已盈利。三大航却已经身陷亏损泥沼数年,迟迟未能翻身。
过去几年,三大航虽然确实做了不少努力:新增国际航线,引进A350节能机型,还搞起了数字化转型。但这些动作离“盈利”还有不小的距离。
口碑航司,纷纷缺席十强之列
令人吃惊的是,这份榜单上,新加坡航空、国泰航空这类广受好评、用户口碑极高的航司,竟然挤不进Top 10。
要知道,在 Skytrax、AirlineRatings 等业界权威榜单中,新航和国泰一直是“服务天花板”的代表。
尤其是国泰航空,近年来重整出发,不仅服务持续在线,在高端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也有口皆碑,去年更是扭亏为盈大赚近百亿,打了成功的翻身仗。
Brand Finance在榜单的公告文件里,并未公开其对品牌估值的具体计算方式。
有业内人士猜测,该榜单有可能更多是从航司品牌所服务的市场的整体规模和含金量等指标考虑。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鉴于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其本土航司拥有天然的“体量优势”,上榜也就不足为奇了。
旅客说好,才算好
针对这份榜单,Brand Finance 中国区总裁陈忆登表示:
“2025 年全球航空品牌榜中,南航、东航入围前十,我国 11 个品牌上榜居世界第一,这标志着中国民航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发生了实质性转变。”
不过,他也承认,“对比国际标杆,中国航企在服务精细化、可持续发展及客户忠诚度等无形资产量化管理上仍有差距。”
航司品牌价值的估算,或许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要是问问普通旅客,高峰时在航站楼里排队托运行李、候补改签的体验,那可不是“宏大叙事”,而是现实吐槽的合集。
我们当然希望中国民航未来更加强大,但在全球航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与其沉醉在“全球第一多”的榜单,不如正视服务短板,真正在体验上做出差异化。
你怎么看这份航空品牌榜?欢迎在留言区一起讨论!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