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航工作会在分析民航发展面临的形势时,强调依托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我国航空市场空间仍大有潜力可挖。对这个判断我们的理解是,人口规模决定着内需市场规模,因为人生下来就有需求。但是,人口规模只是代表有潜力,并不直接决定航空市场空间。因为,可能所有人都有坐飞机的需要(want),但不一定转化为现实需求(need)。
近期网络上关于人口形势有不少消息。据说,国家统计局将于2024年1月17日发布2023年度人口数据。据初步统计,2023年新生儿为788万人,较2022年减少168万人。而2023年死亡人口为1100万人,迎来300万量级的负增长,相当于“消失”了一座中等城市。
有人据此推论,人口快速下降势必影响民航发展,甚至觉得影响马上就要到来。我们觉得,这个夸张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实在太大,据预测,到2042年才跌破13亿人,到2053年才跌破12亿人,这恐怕不能耸人听闻地呼喊“断崖式下跌”。而且,不生养孩子,或许还能增加现有人口航空消费需求。据统计,在北京、上海将孩子从0岁养到17岁,费用在100万元左右。如果这100万元不花在生养孩子上,可以多坐很多次飞机嘛。
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国内航线旅客量将达到6.2亿人次,超过2019年7.7个百分点。民航局提出“航空人口”概念后,2021年8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领导介绍,截至2020年,全国的航空人口数已经达到了3.8亿。2023年9月15日民航局新闻发布会提出,到“十四五”末期,力争实现我国乘坐过飞机的航空人口达到4亿以上。这个航空人口是累计数据,并非年度数据。根据Qunar航旅大数据研究院数据,2023年,根据身份证件号码进行统计,有超过1.8亿人乘坐飞机,这也就是年度航空人口的概念。
我们可以算一算,14亿人中只有1.8亿人乘坐飞机,航空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2.86%。那么,总人口减少300万对航空人口会有多大影响?
如果我们用一个不一定科学的算法,300万的12.86%,就是38.58万人,这在1.8亿人当中,还属于被四舍五入掉的部分。也就是说,1.8亿人还是1.8亿人。人口规模只是催生航空人口的要素之一。美国人口只有3亿多,2019年实现航空运输量9.26亿人次,高于我国的6.6亿人次。据统计调查,从来没坐过飞机的美国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8%。
所以,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强调依托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既强调我国人口规模总量大,又聚焦中等收入群体这个高潜市场。毕竟,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根据收入分配研究机构数据,2019年我国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人口为4.36亿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人口为2.29亿人,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口为0.72亿人。我们属于乐观派,坚信随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民航一定能够实现2035年人均航空出行超过1次的目标。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