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赵祥龙 系北京龙藏天下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在ESG策略引导下,资本投资密集的产品将通过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本来完成自身的发展和再造,酒店可以成为资本市场选择的优质标的资产,这是中国酒店业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中国酒店业未来的关键命题。
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发布《有心者胜》(《Who Cares Wins》)报告,首次提出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概念。2021年圣诞节,全球酒店投资基金巨头黑石集团CEO拉里·芬克(Larry Fink)表示,“当下投资风向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投资机构更愿意将资本投向在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即ESG领域表现突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ESG进而引起了投资领域的广泛关注。ESG又被视为影响力、责任及伦理投资策略(impact,responsible,ethical investing),其思想源于基督教新教伦理,即不符合伦理的投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上的从恶,更早起源于犹太教教义中“正义”(希伯来语为Tzedek)的概念:通过投资可以纠正原本不平衡的行为。
2006年,由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先生牵头,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UNEP FI)和联合国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t)联合发起,“负责任投资原则(PRI,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这是一个由全球各地资产拥有者、资产管理者以及服务提供者组成的国际投资者网络,致力于发展更可持续的全球金融体系。通过签署该原则,签署方承诺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遵循ESG议题的相关标准,并鼓励所投资的公司遵守和践行ESG的要求。目前,全球60多个国家的2500多家机构加入了“UNPRI”组织,其中包括450余家资产所有者,如全球知名的养老金、主权基金和保险机构等,成员机构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超过80万亿美元。根据PRI官方统计,截至2022年6月10日,中国大陆PRI的签署方共计101家,其中74家为投资管理机构。
这意味着未来的资本投资趋势将伴随ESG策略的演化而不断发展。ESG策略基金的投资正在成为改变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如何适应这种力量就是中国酒店业需要面对的挑战。未来的酒店投资将要考虑是否兼顾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责任,或者是否有利于改善这三方面的困境。
ESG策略改变酒店经营格局
首先,酒店作为异地生活方式的系统服务供应商,承担着为满足客人出行需要而衍生的环境责任问题。因为人的活动以及酒店的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对生态环境带来冲击和影响。如果面临污染的海滩,污染的水源,酒店无法保证住客的基本安全,任何经营任务都将无从谈起。因此,改善酒店的经营环境既是责任也是目标。
随着绿色低碳概念和碳普惠政策的普及,个人的消费行为将涵盖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两项消费义务的检讨。消费者的碳足迹和碳积分将组合在个人的碳中和账户中。因此,个人消费行为的低碳化倾向,使得个人履行环境责任成为未来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使得在酒店场景中,消费者入住能否获得碳消费的正向效应即消除碳足迹,成为选择酒店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另外,这种趋势在逐渐改变酒店消费模式的同时,也使得酒店在升级调整会员体系时,需要考虑碳中和概念。
其次,酒店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酒店投资的第二个利益相关人就是酒店雇员。关爱和培养员工,使得员工通过就业和劳动获得福祉及幸福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一种基本的商业伦理。
最后,一般酒店的投资建造数额都比较大,属于资本密集型,因此,酒店开发前的融资行为使得公司治理成为一项必须考虑的指标。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ESG策略在改变资本市场格局的同时也将改变酒店业的投资格局。这也是本世纪大概率可以确定的酒店投资转变方向。
碳中和酒店受ESG投资基金青睐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一共成立了207只泛ESG投资基金,从基金资产规模看,泛ESG基金总资产规模达到3357.2亿元,较前一年增长42.16%。
这个规模及发展情况说明,ESG策略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因此,以酒店资产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将在长远意义上决定酒店投资的未来。
就目前情况来看,伴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发布,资本市场兴起了碳中和基金,这些基金理论上都将服务于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各投资和研究机构对碳中和领域投资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由笔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截止2022年4月30日,约有253只私募基金在注册时使用了“碳中和”、“绿色能源”等关键词。私募基金中仅以“碳中和”关键词注册的就达150只,基金规模2521亿元,可见资本市场对“碳中和”追捧的热度,这也是整个资本来源的突出变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并非所有“碳中和”基金都遵循ESG策略进行投资,但是采用ESG策略的投资基金多少都会关注“碳中和”概念以及衍生的企业环境责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碳中和”概念和ESG策略基金的交集部分的资产将受到资本市场的欢迎。这也是为何行业中的新增酒店,都开始主打“碳中和”概念,抢占国内首批“碳中和”酒店。
历年中基协备案的有效“碳中和”“基因”股权基金不完全统计
注∶2022年非全年值,部分基金注册规模未知;IIR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数据来源于申基协、企查查、天眼查等
ESG策略助力酒店资产流通
经历疫情冲击,中国酒店业进入一个艰难求生的过程,大量的住宿单位关门歇业,同时众多酒店资产在市场上被抛售。疫情叠加经济周期的冲击使得中国酒店业需要从重资产的债务泥潭中获得救赎,完成救赎不仅是市场调整的压力,还是产业内部重组的过程。
酒店在经营稳定的正常年份,其能源成本一般占到营业收入的6%-12%,因此酒店资产本身就面临“碳排放”和“碳中和”的挑战。对此,通过节能减排和改造措施,不仅有利于酒店经营过程践行ESG原则,改造项目本身也将使得酒店资产可以成为资本市场上可流通的新标的资产。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案例:
上海鲁能JW万豪侯爵酒店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
由于相关信息披露的限制,上海鲁能JW万豪侯爵酒店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细节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投资策略角度看,该项资产支持证券符合“碳中和”投资概念,同样也符合ESG投资策略对于标的资产的要求,所以在2021年疫情期间顺利发行并完成资金募集。这一案例说明,如果酒店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注意酒店资产的“碳中和”意义和价值,或者兼顾ESG投资策略的选择要求,酒店资产同样可以逆势取得不俗的资产证券化成绩。这个成绩意味着通过资本市场的再平衡功能,酒店投资依然可以被资本市场所接受。
该案例的意义还在于,通过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对接,资本投资密集的产品能通过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本来完成自身的发展和再造。通过适应资本市场的演变趋势,酒店能够成为资本市场选择优质标的资产,这将是中国酒店业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中国酒店业未来的关键命题。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