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雪族科技:滑雪创业这八年,我们改变了中国滑雪场的入园方式

环球旅讯 环球旅讯 2022-01-07 08:01:54

把雪场交易管理逻辑重新优化了一遍。

【环球旅讯】距离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借着冬奥,全国掀起了一阵滑雪度假浪潮。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提到,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2020-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今年这个数目将要来到3亿人次大关。

但在2015年北京冬奥申办成功前,我国的冰雪产业并不发达,很多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把企业做大,往哪个垂直领域发展,做B端还是C端、线上还是线下?对很多想在冰雪产业创业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谜。

随着冬奥申办成功、对冰雪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一大批专注于冰雪产业的公司拔地而起,其中就有深耕滑雪领域的雪族科技。

近期,环球旅讯首席商务官王京将Vlog镜头对准雪族科技CEO、北京滑雪协会副秘书长、金雪花滑雪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侯丽琼(大命),和对滑雪产业充满热情的雪族科技VP、i+智慧场景服务平台总经理吴峥,分享雪族科技的创业历程。

01

“把雪场交易管理逻辑重新优化了一遍”

王京:为什么选择了滑雪产业来创业?

大命:滑雪是自己的爱好,感觉兴趣和工作能够完美的结合,但真的做了,才发现冰雪产业链非常复杂。尤其2015年7月31号北京冬奥申办成功,当时,举国上下没有多少人知道冰雪产业要怎么做。而当时我们To C媒体方面,滑雪创业在这条赛道更加细分,变现也变得更加困难。

于是在2015年8月份,我们开始做B端业务,这也受到了一些投资人的关注。之所以吸引到投资人,其实我觉得当时最主要的原因是SaaS工具正处于风口之上。而在我们的努力下,iSNOW冰雪企业云服务从过去的仅解决线上交易,演变成融合线下收银柜台的滑雪场交易管理平台。到2018年,我们开始做智能硬件研发。

吴峥: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推出一个叫做“滑雪族”的公众号,后来逐渐成为垂直在滑雪行业的媒体矩阵,主要面向滑雪的“雪友”推滑雪相关的内容以及活动。如果创业之初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假如两年后我们再去做公众号,其体量已经完全支撑不了我们往更高的平台发展。

做B端其实是机缘巧合。有一次我们去多乐美地滑雪场滑雪。当时早上8点到滑雪场,但11点半左右才到雪道上。为什么?因为人太多了,所有人都积压在前台排队。于是我们才想到要做一套最方便雪友的滑雪场管理系统。

王京:当时冰雪产业的概念有覆盖到3亿多人吗?

吴峥:没有,当时没有那么多人了解这个概念。

王京:所以你们也是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方向做深是吗?

大命:对。

王京:你们推出的滑雪票和在OTA上买的门票有什么区别?

吴峥:我们现在把滑雪票叫做常规票,其实用户去携程美团等买的都是这种票。但我们的优势在于可以推出滑雪场的活动票务,比如滑雪场推出的情人节双人套票,这可能是用户在美团找不到的。

王京:那iSNOW有什么To B的产品吗?

吴峥:滑雪这个场景比较奇特。当用户在OTA平台买完票后,他们还得到窗口进行滑雪装备租赁以及交押金等,这是OTA无法涉足的业务。而iSNOW能将上述的流程都线上化,用户在iSNOW上买票后只需在自助机上领取滑雪卡,即可上雪道畅玩。我们连通了B端以及C端,把雪场交易管理逻辑重新优化了一遍。

王京:目前滑雪票的线上销售比例是多少?

吴峥:在2016-2017年雪季里,大约有20%的票务销售来自线上,剩下70%来自线下;而到2019-2020年的雪季,线上销售比例就上升至60%。

王京:如何提升滑雪场运营管理效率?

吴峥:我们研发的自助机可以帮助滑雪场节省30%的人力成本。举一个例子,富龙滑雪场原先一共有12个收银窗口,融合了我们的系统后砍掉了8个收银窗口,节省了很多人力。我们推出的这套i+3.0智能云门禁系统支持多种组合,包括RFID刷卡、人脸识别、静脉指纹、二维码等,能极大地提高效率。

王京:除了滑雪场,还有什么解决方案?

大命:我们这套系统之所以叫“i+”,就是因为当下我们服务业态比以往多了。

吴峥:比如,我们在天津蓟州的春山里,服务了营地、课程、酒店、民宿、餐饮和商超等业态。还有骑行公园、冲浪馆、飞行基地等。

02

“在未来极酷APP的活动收入将占较高比例”

王京:你们推出的极酷APP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吴峥:我们会筛选优质的活动推给用户,包括一些KOL的引领活动、探店活动,以及一些性价比较高的旅行活动。

王京:上述这些活动的收入能占多少比例?

大命:在未来,这些活动的收入可能会占到总收入的60-70%。

王京:极酷APP从哪里拉新?

吴峥:如果面向滑雪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我们在滑雪场做线下地推。再借助我们媒体平台矩阵,推广极限运动的内容,来吸引新的用户。

我们曾推出原创的“全国机器人滑雪挑战赛” ,邀请国内有AI机器人社团的高校,让高校的理工科学生跳出舒适区,来到户外、来到滑雪场体验运动,通过滑雪学习以及他们自己的专业,利用AI研发技术推进滑雪科技实际应用。

03

“我们改变了中国滑雪场的入园方式”

王京:滑雪场数字化的赛道是否太垂直了?

大命:在全球范围里,Skidata以及Axess这两家企业都是非常好的滑雪科技公司。但在国内由于这个领域比较垂直,很多做滑雪场数字化的企业生存环境都比较困难。

当然疫情也是一个影响因素,疫情改变了我们的业务布局,我们已经从单纯的滑雪拓展到泛极限运动领域。也是由于疫情,我们才发现在泛极限运动的C端市场还要很多机会,是我们可以把握住的。

王京:所以现在整体赛道已经不再是滑雪,是泛极限运动?

大命:是的。

王京:你们担心Keep进入极限运动领域吗?

大命:任何一个细分领域的应用,在深耕自己熟悉的行业,都是霸主,比如在健身领域,Keep已经很成熟,也获得了大量的认可。Keep也有滑雪领域的布局,但是目前市场还没有太大的反馈。所以对我们来说不是很担心。

王京:创业八年有什么感悟?

大命:如果再给我一次创业机会,我可能不会有这么重的技术开发。我认为需要给用户做减法,没必要给他们过多的选择,并且关注用户始终在意的性价比与品质产品。雪族科技目前开发的i+智慧场景服务平台这个产品线,它的核心竞争力架构逻辑复杂,在于长线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中国滑雪场的入园方式,并将其信息化、效率化。

于我自身而言,现在创业更多是一种责任感,包括背负着员工、投资人以及用户的信任。怀揣着这份信任,我也将继续贯彻创业的初心。

环球旅讯

TravelDaily

欢迎关注环球旅讯官方微信订阅号(ID:traveldaily),第一时间收获旅游业热点事件、意见领袖辣评,以及最值得关注的行业趋势洞察。

traveldaily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查无此人

2022-01-07

1
回复

滑雪产业的两端。

一端是雪场。

要做信息化改造,难度不仅比酒店行业高,而且客户数量相对少很多,能花钱做数字化的更是凤毛麟角。且由于前期投资大,财务成本高,经营压力大,人力成本高,同质竞争。

另一端,滑雪者。

三亿人上冰雪,是一个理想,每年参与滑雪的实际不到二千万,这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初级体验者,消费频次低。

两端中间,生态也比较复杂;

OTA已成为入门级滑雪票的流量平台;

传统旅行社大巴车模式已经淘汰;

装备和滑雪教练是高毛利产品,但通过App导流要面对Keep,咪咕的竞争,新媒体也无法有效提升聘请教练的转化率…

大命和雪族科技这八年,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两端。

查无此人: “2015年7月31日“ -申办冬奥成功。 自此之后,“冬奥经济”一直在不断引爆滑雪产业。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直被季节性困扰的冰雪旅游板块也面临艰巨的挑战,同时也要面对高速发展下自身生态的成长的烦恼。 也从资深滑雪用户角度比如森泊陈俊那里,收集了几个感受和体验: 南方爱好者真的很多!更有钱! 滑中拍照的体验很关键,但目前还不够好。 中国滑雪APP体验比国外的好用。 中国滑雪场比日本的硬件好,但雪质不如日本。 但日本的体验虽然小小的,但更精致,温泉和美食的体验非常好,我们北方的雪场美食不迎合南方人口味。 投资的角度,不看好室内滑雪场的的大规模发展,商业模型算不过来?
2022-01-07
0

你在说神马

2022-01-07

0
回复

有联系人方式吗?哈哈哈哈

查无此人: 微信搜“滑雪族”公号,文末留言。
2022-01-07
1
查无此人: 为了准备今天这个讨论,和几位滑雪行业的朋友都聊了。

发现,几乎所有滑学产业的朋友,都记得一个日子:“2015年7月31日“


-申办冬奥成功。

自此之后,“冬奥经济”一直在不断引爆滑雪产业。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直被季节性困扰的冰雪旅游板块也面临艰巨的挑战,同时也要面对高速发展下自身生态的成长的烦恼。

也从资深滑雪用户角度比如森泊陈俊那里,收集了几个感受和体验:

南方爱好者真的很多!更有钱!
滑中拍照的体验很关键,但目前还不够好。
中国滑雪APP体验比国外的好用。
中国滑雪场比日本的硬件好,但雪质不如日本。
但日本的体验虽然小小的,但更精致,温泉和美食的体验非常好,我们北方的雪场美食不迎合南方人口味。
投资的角度,不看好室内滑雪场的的大规模发展,商业模型算不过来?
2022-01-07
1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