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CWT在中国市场推出myCWT——首个全渠道开放式API差旅管理平台。
据了解,“CWT与中国多家专业的旅行、技术和电子商务合作伙伴联手,借鉴了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和细微差异,同时确保其提供的用户体验与CWT全球平台保持一致。myCWT平台采用开放式API架构,可与第三方应用程序和客户的内部系统轻松对接,有助于CWT提供各种产品、服务和资源。”
中国市场myCWT平台的重要特色包括:
真正的全渠道体验。通过包括H5、手机应用、信息服务(如:即时聊天)以及电子邮件等在内的多个线上工具以及电话沟通的线下操作与 CWT 全渠道无缝沟通。通过全渠道无缝切换尊享流畅一致的服务体验。
同时,差旅人士和差旅代预订人员还可以管理旅行的各个方面,从重新预订或更改到取消和退款、网上值机、火车和飞机的座位选择、酒店房间偏好和签证咨询服务等无所不包,更可通过任何渠道寻求支持。
更多的差旅资源选择。myCWT 平台将提供广泛而丰富的国内和国际差旅资源,包括飞机、火车、酒店和地面交通等。除使用 TravelSky 等全球分销系统(GDS)之外,该平台还将使用API对接来汇总整合商(Aggregators)等其他来源的差旅资源,从而为差旅人士提供远胜以往的丰富选择。
从搜索到审批再到付款,预订流程大大简化 。中国高铁网络迅速扩张,成为对差旅人士颇具吸引力的旅行选择。myCWT平台使差旅人士可在同一页面中比较国内行程的飞机和火车选择,包括费用和行程耗时等,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差旅审批是中国企业普遍遵循的一项要求,差旅人士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移动应用或通过API对接企业内部审批系统来完成审批申请。
myCWT平台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包括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以及信用卡和UATP卡支付,而微信和支付宝这两家第三方支付提供商占据移动支付9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企业内部系统对接。 myCWT平台可以通过API对接,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集成,包括费用和审批系统、OA系统、BPM系统、人力资源和财务系统,以及企业内部网,有助于企业提高效率和实现自动同步。
就myCWT的推出,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国际TMC进入中国了,但在中国市场环境下,具体会有怎样的发展变化?业界对此很关注,航旅新零售特意采访了业内人士的看法,每个人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但每一种看法都值得我们仔细聆听和斟酌。
看法一:虽然国际玩家进入中国市场,但只要做好自己,担心没有用
来自TMC深圳特航陈良均的看法:这件事充分证明国内差旅市场已经越来越大,更多的竞争对手加入是好事,可以学习取经。中国企业大多数在差旅管理上已经过了崇洋媚外的阶段了,更加理性地选择重视自己需求的服务商。再结合中国差旅市场现状,这种国际玩家进入中国市场,更加紧张的是携程这样的头部玩家,大多数国内服务商手上的客户都还达不到这样的国际服务商的体量要求。外资在中国落地有很多的案例告诉我们,和他最初的形态差距很大,其实这中间是商业环境的巨大差距。就拿我们和香港为例,这边的企业走不出去,香港的企业明明有很多先发优势,但是就是隔着一条深圳河,走不过来。
myCWT的优势在于全球服务能力的国际化优势,个人觉得国内真正国际化的企业不多,所以这个优势暂时难以发挥出来。
对任何玩家我们都会认真学习分析,但是,该做好自己的核心优势还是需要埋头去做,担心没有用。该来的始终会来,积极应对。
看法二:不看好,市场说了算——差旅市场趋于饱和
来自航业的看法:对此不看好,现在大企业有自己很完善的TMC,一站式的管家式TMC服务,不需要中间商。经济下行,中小企业没有钱,节约成本,变成补贴给员工了。好的TMC已经把市场占领的差不多,市场也趋于饱和,现在TMC的升级版,比比皆是。有几家企业认可他,他有什么优势让企业选择,都需要市场认可及推广。另外,携程是靠旅行社发家,用了多少年,多少钱,慢慢转商旅到现在的OTA。
看法三:一入侯门深似海
来自TMC的张克菲:这一小步TMC确实是要挣脱不少束缚才能迈出,能有动作的是务实的,坚实的一步。但后续是不是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支持,后劲有多大,是个问题。一入侯门深似海,不知道能游得动不?
看法四:差旅的整合是必然趋势
蒋泱泱:差旅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差旅成本是仅次于人工成本的第二大运行支出。差旅管理从全面预算管理开始到单据回收报销结束,贯穿了企业整个财务流程,可以说不明确差旅管理就没有管理。而整个财务管理供应商繁多各自为政,让企业到处是数据孤岛。最后必须是各个系统以API的形式出现,最终被整合为企业业务前端,这才是前途。
看法五:概念大家都有,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国内,好的TMC在市场中摸爬滚打过来,已经拥有自己独到的生存方式。myCWT的推出,为差旅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鲜的刺激,提供了对标的范本,更好地推动国内差旅发展。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