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情怀远远不够,旅游人才教育还要和行业实践相结合

李嘉咏 环球旅讯 李嘉咏 2019-05-20 17:14:40

校园和企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环境。

【环球旅讯】ITB China的前两天,展馆中多是西装革履的企业家。到了第三天的人才与教育专场,则出现了许多青涩的脸庞。

企业家们主要就行业现状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机遇、挑战和解决方案,但在未入职场的学生面前,谈这些还为时尚早。

对于部分希望继续进修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个可靠的研读院校是首要任务。而对于要走出校园、踏入职场的学生来说,如何把理论性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中的工具、技能和能力相结合,显然是他们最应该关注的事情。

教育如何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人才?

在ITB China第三天的人才教育专场,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系主任、MTA项目主任孙云龙,驴妈妈集团常务副总裁方腾飞,复旦大学兼职教授MTA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学研究交流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长三角校友会会长肖潜辉进行了主题为“人本教育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座谈分享。


从左至右:孙云飞、肖潜辉、方腾飞

孙云龙认为,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中国旅游业萌芽成长的四十周年。近年来,旅游高等教育也尝试着走出象牙塔,在人才培养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肖潜辉作为一名在教育、政界和企业都有丰富经验的旅游业“老兵”,首先关注教育政策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并以上海的高等旅游教育来举例说明。

肖潜辉解释,曾经在全国著名的旅游学院“五星联盟”,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后称“上海旅专”)是其中的领军者。后来上海旅专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成为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但因为两者本身教育门类的不同,对于这个学科的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限制。

“上海旅专属于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上海师范大学则是普通高等教育。在合并之后,对于师资、课程和实践应用都有了很大的改动。但旅游业本身是强调实践的学科,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其实很难去满足行业的需求。”肖潜辉称。

肖潜辉认为,目前上海的旅游高等教育并不靠前,如果要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法可能还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旅游院校。

除上海高等旅游院校的问题,孙云龙表示在全国甚至世界上的许多高等大学中,旅游管理都不是重点学科,在资源配置方面并不平衡,这应该是整个国家不容忽视的问题。

热爱旅游,才能做好旅游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教育,方腾飞认为企业需求和教育之间的差距确实不小。“我觉得高等旅游院校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即发掘什么人才,想为行业带来哪些变化,希望有什么创新发生。”

方腾飞表示,理论上来说,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人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对于旅游行业认识不深,进入行业时发现和想象不太一样,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酒店做门童,六个月之后,我找不到任何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已经濒临崩溃。我们的教育定位应该是培养理解行业,能传播欢乐产品、欢乐价值的人,而不是4年大学之后,一进行业就崩溃的人。”方腾飞说。

另外,方腾飞发现,现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并非都是旅游爱好者,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不热爱旅游,就没有办法在途中发现旅游业的痛点和企业运行中的问题。未来我觉得企业招揽人才应该有一个标准,就是考察这个应聘者在旅游上花了多少时间,发现了什么问题,能不能给别人带来欢乐。”

当然,除了这些需要改变的标准,对人才素质总有些亘古不变的要求。肖潜辉认为最重要的四点应该是:职业态度、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方腾飞则认为,基于现在科技创新的趋势,还应该保持对技术的敏感度、包容度和理解力,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理解人的能力和共情能力。“要记住的是,这个行业永远是在和人打交道。”

对于在座的年轻人,方腾飞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对行业的不了解而产生焦虑感。另一方面,方腾飞也希望企业抛弃“与年轻人之间有代沟”的偏见。

“我们公司平均年龄在26岁左右,但我觉得,年代的不同带来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每一代人都有青涩的时候,需要被激发和鼓励,每个企业都在试错的过程中成长。”方腾飞希望在座的观众认识到,年轻人的异想天开或者不走前人路,或许正是创新的开始。

企业能为产教融合做些什么?

在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旅游新业态人才培养机制”为主题的座谈中,金棕榈企业机构总裁刘晓凤、中旅总社上海分社研学旅行部营运总监刘淳伟、上海铸美董事长赖奕丹、携程旅游学院院长徐郅耘也向观众们传授了自己的经验,本环节由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毛润泽主持。


从左至右:毛润泽、刘晓凤、徐郅耘、赖奕丹、刘淳伟

徐郅耘对于企业人才素质的观点与方腾飞相似。徐郅耘谈到,对于初入职场的学生而言,了解整个旅游行业在做些什么、个体在旅游业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很重要。“在我接触的应届生当中,许多对于旅游业职位的认识还停留在导游和计调中,我觉得这很不应该。在我们的调查中,连人力资源这个大类都已经有300个细分岗位了。”

刘晓凤为在座的听众分享了她观察到的旅游业新业态。首先是数据驱动,包括智能推送、实时客流检测等创新。其次是智能体验,例如可穿戴设备、无感支付、人脸识别、无障碍旅游等技术的崛起,在酒店业,甚至已经出现了“菲住布渴”为代表的智慧酒店。

科技创新既是一种机遇,也是对人才是否能适应新环境的考验。但赖奕丹认为,内容的问题仍是最难解决的。“未来什么样的职业会消失,什么样的职位会产生?我认为能会玩、会生活、感性、有文化的职业会更吃香。我们需要更多实操性的人才,创造更多有意思的内容和岗位。”

刘淳伟介绍,研学旅行就是这样一个会玩、懂生活和有文化的领域。另外,国人的身体条件、思想条件都仍需提高,研学旅行在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已经开始走向历史景点场馆,把一日游、短线游与高校游结合。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研学旅行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那企业在能否为高校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高校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行业知识?毛润泽介绍,目前上海师范大学已经与多家企业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刘晓凤介绍,金棕榈企业机构和高校已经开展的项目包括科研项目合作、在学校实验室测试应用模型以及将企业的数据和案例融合到学校课本中,提供实操性工具,帮助学生在学校有条件自主创业。“未来的校企合作中,我们也希望能结合实际应用,做到更日常、深入。”

徐郅耘也表示,如今携程旅游学院已经将企业实操课件植入学校课件中。“说情怀对大家就业没什么好处,实操才是你们需要的。我们的努力最终还是希望大家缩短与企业磨合的时间,让高校学生赶紧意识到校园和企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环境。”

李嘉咏

环球旅讯

追逐光与真相。爆料和交流请联系jessie@traveldaily.cn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